广东珠海:当好“护薪人” 积极解决农民工烦“薪”事

来源:珠海司法行政 发布时间:2024-02-06 09:51
分享到 打印

  “我们做梦也没想到,能在春节前收到所有的工资款项,感谢珠海这一群帮我们农民工维权的人。”近日,徐某、双某代表15位农民工向珠海市的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律师赠送了一面印着“正义的守护者  人民的好律师”的锦旗,对他们帮助讨薪维权表示深深的感谢。

  2022年9月,双某等15人被某公司派遣到位于珠海的某工程从事舾装工作,但公司一直拖欠工资,欠薪金额达到14万余元。双某等人迫于无奈,向珠海市的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此时,15位农民工为了生计,已纷纷离开珠海前往其他地方务工。

  金湾区法律援助处、珠海市法律援助处为他们开通农民工讨薪维权“绿色通道”,通过线上申请、容缺受理等方式,以最快效率受理了他们的法律援助申请。此案先后经过劳动仲裁、一审、二审诉讼,通过法律援助机构和律师提供的全流程专业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最终法院判决支持了全部诉讼请求。法律援助律师乘胜追击,通过耐心地向公司释法明理,促使公司主动支付了拖欠的全部工资共计143707元,切实帮助农民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珠海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职能,通过多种渠道,灵活采取多种措施助力农民工讨薪,运用法治方式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用心用情帮助农民工守好“钱袋子”。

优化协作  积极推进农民工欠薪问题解决

  健全“1+N”法援+仲裁、调解、信访等部门服务新机制,与市信访局建立“访援对接”新机制,积极推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与法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劳动监察、工会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保障法律援助律师证据调取,提档升级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法院驻点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建立“援调”衔接机制,畅通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绿色通道,实现法律援助对劳动争议案件咨询、代理、调解、仲裁、诉讼“五位一体”无缝衔接,提升协作服务能力,促进农民工欠薪问题的解决。

加强普法 开展治欠保支法治宣传

  制定基层劳资纠纷形势的排查分析研判机制,组建“法先锋”助企公共法律服务团,动员全市各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律师积极行动,走进园区、社区、企业、工地等,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等法律服务行动,开展专题普法活动、法律讲座49场次并派发宣传资料5万份。

  充分利用“报、网、端、屏”等平台,广泛播放农民工法律援助宣传动漫视频,多形式、多角度、多频次宣传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

  选派优秀法律援助律师进驻企业厂区,进行现场法律服务,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文书审查、代理调解等服务,实现农民工维权“零成本”。

落实制度  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效能

  畅通农民工“绿色通道”,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保险待遇等事项免予经济困难审查,对讨薪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当天完成法律援助申请至指派全流程。

  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落实“市域通办”“告知承诺制”等减证便民制度,将所有劳资纠纷工作的受理统一归口到法律服务中心,全市各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可直接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并指派值班律师办理。

  创设园区“家门口”服务品牌——“法先锋”法律夜诊,为南屏科技工业园员工提供一对一专家咨询,广受群众好评。

  优化远程法律援助服务模式,在珠海智慧司法小程序开设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2023年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14653人次,实现农民工维权“零距离”。

排查纠纷  预防化解社会稳定风险

  坚持“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灵活运用“调裁分流”机制,积极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各司法所每月与街道人社所、综治办、辖区调解组织等对辖区内建筑工地、工厂、企业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排查,了解各企业用工及工人工资发放情况,及时掌握潜在的矛盾隐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2023年,珠海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943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0760件,调解成功10716件,调解成功率达99.59%,涉及金额5.15亿元,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