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法律援助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正义的蓝天

来源:云南掌上12348 发布时间:2024-02-06 10:03
分享到 打印

  近年来,保山市司法局秉承“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正义的蓝天”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品牌活动,不断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保山市司法局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表彰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热心服务  应援尽援  应援优援

  “老公长期对我实施家庭暴力,日子过不下去了,想离婚又没钱请律师,要怎么办?”

  “我们寨子里几个姊妹在工地帮干活,完工快两年了老板一直拖着不付给工钱,小孩读书要用钱,请帮帮我们!”

  “我这小孙孙可怜了,他爹妈离婚后都在外打工不管他,抚养费也不给,我和老伴年纪大了没能力抚养,请你们帮想想办法。”

  在法律援助中心窗口,经常有权益遭受侵害的妇女儿童本人或家属前来咨询各类法律问题。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妇女儿童开通“绿色通道”,当场受理、优先审查,及时指派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2021年至2023年,保山市司法局共组织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297件。其中,妇女儿童群体案件4853件,农民工维权案件3673件。

织密援助网络  畅通法律援助服务渠道

  “这个小度太能干了,功能又多又好用,我们遇到法律问题就找小度,小度有问必答。”昌宁县柯街镇沙坝村干部王志芹对配置在村委会便民服务窗口的“乡村法治通”机器人称赞不已。

  近年来,保山市司法局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围绕“一条主干四张网”,即: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主干,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公众号、服务网站、智能终端机(法律服务机器人)四张网建设,大力推进公共法律便民服务平台建设。2023年,在全市76个乡镇(街道)、955个村(社区)全面配置了“乡村法治通”机器人。至此,全市共建成实体平台82个,实现市、县、乡三级“一站式”便民法律服务实体窗口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智能终端机服务全覆盖。

  随着便民服务渠道的畅通,有法律服务需求的群众,不但能就近获得法律援助,还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智能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近3年来,各实体窗口累计受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34700余件;网络平台累计访问量达53513人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6060份,注册用户19606户;“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服务开通以来,共安排值班律师接听电话咨询14018次,群众评价满意率达99.6%。

建立高效服务机制  提供精准贴心服务

  2023年3月,一名美团外卖小哥匆匆走进法律援助中心,向工作人员诉说其幼女重病无钱住院、包工头欠其劳务费2000元的辛酸。考虑到涉及争议标的额较小,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直接拨打包工头电话,动之以情、说之以理、用之以法,最终包工头通过微信支付转账的方式,向外卖小哥支付了2000元劳务费。短短10分钟,就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问题。

  保山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在不断加强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的同时,还注重全面提升精细化、精准化服务能力。

  精选全市优秀骨干执业律师,组建了保山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家服务团。针对未成年人维权种类不同,分别建立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学生伤害事故案件的专家服务团,集中力量为未成年人提供精准高效优质的法律援助。

  与妇联建立快捷沟通联系机制,引导妇女儿童等困难群体合理有序向法律援助中心反映诉求、表达利益、依法维权。并对妇女儿童等困难群体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或老年人、严重伤害未成年人等案件免除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审查,申请人仅需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及权益遭受损害凭证即可获得法律援助,对不属于免除经济困难证明事项,紧急、跨区域申请的法律援助案件,不再要求提供经济困难证明,实行法律援助告知个人承诺制。

  积极推行值班律师制度,选派值班律师到法院、检察院、看守所进行值班,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自2023年始,在全市全面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对涉及未成年人刑事类案件做到从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辩护全覆盖;对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犯罪嫌疑人做到审判阶段辩护全覆盖。

加强案件质量监督  提高法律援助满意度

  2023年5月,两名妇女农民工因向包工头张某讨薪不成,向保山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在受理案件过程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同批次参与施工被欠薪人员还有9名,便主动及时联系到9名被欠薪人员,合并办理。案件指派给弘蕊律师事务所鲁律师办理,鲁律师积极沟通双方当事人,详细了解包工头张某的债权债务情况。在得知张某账户将有资金拨入,但其他债权人已经拿到执行文书的不利情况下,积极与法院、双方当事人协调,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包工头张某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将所欠薪资支付给了3名农民工。

  隆阳区永昌街道下村社区居民白女士,先是女儿手术失败死亡后,遭遇医患纠纷维权案件,从一审、二审到再审,法律援助中心全程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后又遭遇丈夫车祸维权案件,法律援助中心第二次安排律师全力帮助维权。第三次向子女追讨赡养费,法律援助中心从一审一直援助到终审。

  保山市司法局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保山市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认罪认罚案件、值班律师帮助案件,从受理、指派、承办、回访、归档各环节进行细化规范,加强与司法机关各环节的衔接和配合。在年度业务培训的基础上,采取“双随机”检查、案卷交叉评查、同行评估、庭审旁听、征询司法机关意见、受援人回访等措施,确保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最大限度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2023年,共评查案件90件,合格率达100%。

  “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我们将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贴近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优势,进一步细化便民措施,扩大援助覆盖面,提高援助服务质量,让法治阳光温暖群众心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山市司法局主要负责人说。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