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编写组
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而宪法能否有效实施,又取决于宪法是不是得到人民拥护,有没有足够的权威。宪法的权威不仅决定自身实施,而且决定着法治的权威。对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坚持不懈维护宪法权威、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我们党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轨道,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为推动宪法全面有效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
第一,制定和实施宪法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支撑。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法治与现代化内在联结、相互依存、伴生发展,为现代化提供规则指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预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第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人民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这一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都在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和体现,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第三,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第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维护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障。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重大制度和重大事项,是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只有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坚决维护和贯彻宪法规定、原则、精神,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
二、新时代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进宪法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这些历史性成就包括:(1)党对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中央先后就全面依法治国、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等作出重大决策,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健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制度性安排。(2)积极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在宪法修正案中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的宪法保障更加健全。(3)着力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相关法律制度和机制,宪法实施更加有效。(4)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加强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宪法监督水平稳步提高。(5)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广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全社会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显著增强。(6)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制定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一国两制”实践的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事实表明,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宪法实施,履行宪法使命,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宪法制度的显著优势和重要作用。要确保我国宪法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确保我国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二,把宪法实施贯穿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更好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要把宪法实施贯彻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部实践中,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第三,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增强法律规范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坚持依法立法,最根本的是坚持依宪立法,坚决把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贯彻到立法中,体现到各项法律法规中。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使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第四,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必须坚持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坚持宪法实施、宪法解释、宪法监督系统推进。要完善宪法相关规定直接实施工作机制,完善宪法监督制度,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各方面对涉宪问题的关切。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
第五,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深入人心,走进人民群众,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文章节选自《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