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律援助法实施后相关配套细则将跟进

来源:金台资讯 发布时间:2022-01-25 11:38
分享到 打印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正式实施。

  江苏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芦学林表示,为推动落实该法关于“法律援助国家责任”的规定,江苏省将积极推动法律援助深度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特别是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纳入本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生工程,促进法律援助与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法律援助站点,通过聘任专职律师、法律助理、购买公益岗位等形式,补足一线服务、办案力量,保障法律援助机构有效运转、规范履责。“下一步,我们将加快修订《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相关配套细则与实施机制也在跟进。”

  广受关注的是,法律援助法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覆盖面,比如在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中增加“确认劳动关系”“生态破坏损害赔偿”等情形,对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进城务工人员讨要报酬等情形,免于检查经济困难情况。这些细节之处充分彰显了法律援助的真诚和主动。

  一些特定情形也纳入法律援助范围。英雄烈士近亲属为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张相关权益等,不再需要进行经济困难标准审查。“现实意义很大”,无锡市新吴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刘文晓说,比如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案件常发生于家庭内部,隐蔽性较强、持续性较长,受害人维权难度较大。法律援助将其纳入保障范围,只要当事人有需求,就应援尽援,对于家庭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律援助法还将“申请人提交经济困难证明”改为“如实说明经济困难状况”,实行个人诚信承诺,明确不得变相要求申请人提供各类证明。据了解,江苏省法律援助机构在落实过程中将积极协调民政、税务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方便核查申请人经济困难状况,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发现以骗取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法律援助的受援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援助法实施后,法律援助质量成为焦点。江苏省九成的法律援助案件由律师办案,2021年全省名优律师办案46763件,占案件总量37.2%。芦学林介绍,为抓好办案质量,各地选拔一批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律师,纳入办案人员库,形成相对稳定的办案团队。同时,通过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同行评估、庭审旁听、受援人回访等措施,加强案件质量把控,严格落实奖惩措施。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