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2023年12月22日,江苏省司法厅召开全省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推进会,在新的起点推动江苏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会上发布首批30个“法援惠民生”服务品牌。
近年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连续四年实施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实施法律援助拓展工程和工作站点覆盖提升工程,拓展事项范围和覆盖人群,健全便民服务网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
2022年以来,全省新增建设法律援助工作站667个、村(社区)联络点3404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年均超过11万件,打造了“岱山法援”“渔家驿站”等服务品牌,在质量建设、服务网络、信息化等方面形成不少江苏经验、江苏做法,取得了积极成效。
会议指出,全省法律援助工作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推进品牌战略,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打造打响一批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地域特色的“法援惠民生”品牌,着力在民生供给、质量提升、智慧赋能、社会参与等方面创新品牌、实现新突破,以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定不移推动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
要突出普惠优质,持续实施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覆盖提升工程,推动法律援助服务延伸至村(社区),规范站点日常运行管理,增强法律援助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主动对接农民工、“一老一幼”、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法律服务需求,持续推出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举措;优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和案件办理流程,推进减证便民。
要突出规范高效,优化案件指派,组建法律援助专业服务团队;健全简案快办、类案专办、繁案精办的案件办理机制,对重点案件实行部门会商、专家论证、跟踪督办;完善办案质量检查监督。
要突出智能便捷,拓展法律援助线上服务途径,在多类型政务平台开通法律援助在线咨询、申请服务端口,便于困难群众随时随地申请服务、查询信息、反馈意见。
要突出共建共享,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特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处理劳动争议等法律服务;加强支持引导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和省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工作。
首批“法援惠民生”服务品牌
工作站点类
1. 河海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南京市司法局)
2. 零工市场法律援助工作站(南京市江宁区司法局)
3. 冶山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南京市六合区司法局)
4. “金蒜盘”法律援助联络点(邳州市司法局)
5. 援暖小北(常州市武进区司法局)
6. 娘家人守护站(常州市天宁区司法局)
7. “居家养老”流动法律援助工作站(苏州市姑苏区司法局)
8. 五龙汇法律援助工作站(南通市崇川区司法局)
9. “法援惠民生”渔家驿站(连云港市赣榆区司法局)
10.“摆渡人&四叶草”法律援助工作站(东台市司法局)
11. 援入你心,平安是金(扬州市江都区司法局)
12. 践行枫桥经验 法治“仪”路护航(仪征市司法局)
13. 运河品牌电商法治保障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宿迁市宿豫区司法局)
重点人群类案办理类
1. 惠法护残(无锡市惠山区司法局)
2. 法援惠民生·澄薪无忧(江阴市司法局)
3. “法育明天 守望成长”法援惠少年计划(徐州市泉山区司法局)
4. “法润青果”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常州市司法局)
5. 群体性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指引(昆山市司法局)
6. 法援惠民·医路同行(连云港市海州区司法局)
7. 家暴法援找小曹(响水县司法局)
8. 未你而来 法护成长(丹阳市司法局)
9. 法律援新(靖江市司法局)
10.“法援惠民生”农民工维权(泗洪县司法局)
改革创新类
1. “e路有援”云上法援阵地(宜兴市司法局)
2. 港城法援 情暖沙洲(张家港市司法局)
3. 数字通援(南通市司法局)
4. 如皋市刑事法律援助改革试点(如皋市司法局)
5. 驿心为民(淮安市清江浦区司法局)
6. 泰州审查起诉刑辩全覆盖(泰州市司法局)
7. 泰有助(泰兴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