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打造少数民族自治县法治政府建设新标杆

广西巴马筑牢法治基石提升政府效能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03 15:33
分享到 打印

1604388837109006058.jpg

图为巴马县普法工作者开展普法进社区活动。 巴马县司法局供图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小松 马艳

在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榜上有名,成为全国唯一上榜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座以长寿、养生闻名全国的县城,通过完善、高效、规范、创新的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呈现出喜人面貌。

“从2017年开始,巴马县的GDP增长和财政收入持续排在全市全区同类县前列。近年来,综合增长在全国贫困县当中也走在前列。”巴马县委副书记、县长蓝海洲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法治政府建设不仅促进了全县经济的良性发展,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为巴马作为贫困地区的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循法而行

巴马的法治政府建设起步较早。2015年,巴马县政府引入法律顾问,每年对政府进行的重大决策和有关活动进行把关把脉,出具法律意见,提出风险评估意见和建议。各部门相继聘请法律顾问,大大小小的事项、决策全部要过“法律关”,行政执法人员按规定接受执法考试。

针对群众信访、闹访一度较多的情况,巴马持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着力解决群众“信访不信法”的认识误区。通过法律引导,群众逐步开始走法律程序维权,信访案件逐年下降,群众法律意识明显提升。

2019年,得益于全面扎实、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巴马被全国普法办授予“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荣誉称号。今年,巴马县对县城周围11万平方米的违建一次性依法处置,拆除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没有发生群众信访事件。

生态环境是巴马的金字招牌。如何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依法有序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巴马县明确:必须加强对长寿资源、康养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保护优先。为了维护巴马的生态环境,县里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自治县的优势,通过立法对资源进行保护,相继出台盘阳河保护条例、香猪保护条例、水资源开发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同时,对《巴马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进行重新修订,使民族区域自治法得到更好地贯彻实施。

治字当先

奇特的山水,清新的空气,巴马这片被大自然涵养的土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数以百万计的游客。然而,与其他旅游城市不同,到巴马来的,不仅有前来观光的游客,还有几万名驻扎生活的旅居人群,被称为“候鸟人”。

崔学东就是这个特殊的旅居人群的一员。8年前,因为患上癌症,崔学东举家搬迁到巴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探寻一条与病魔斗争的康养之路。如今,他不仅在巴马安家,还发起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蓝色纽带”,在庞大的旅居人群中实现互助和自我管理。巴马司法局将“蓝色纽带”引入位于养生核心区域的百魔洞景区旅游纠纷调解室,与司法所人员共同调解当地的矛盾纠纷。

“旅居人群和本地人一起生活在这一带狭长的空间里,矛盾纠纷多种多样,有的还较为复杂。我们就是一条‘纽带’,实现心与心的沟通,连接群众和政府的桥梁。”崔学东说。

在巴马县,除了“蓝色纽带”,还有候鸟人协会、村民自发组织成立的村级联防队等基层自治组织,相关部门大力引导,联合共治,让人民调解、基层治安等难点工作迎刃而解,基层社会治理焕发生机活力。

随着巴马旅游战略的持续升级,在法治政府框架下,巴马对文化旅游执法进行了诸多探索。县里多部门联合创新旅游执法机制,形成“1+4+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在景区集聚区甲篆镇成立了旅游警察专业队伍,在各景区设立旅游警务室,并设立市场监管局旅游所、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卫生健康监督办公室等,有专门的旅游违建、旅游物价、旅游食品安全巡查大队,庞大而又细致的布局让群众第一时间就能反映问题诉求,24小时就能得到回应解决。

“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综合执法体系,相关政府部门内部整合、统一管理,让游客有诉求需要时,一平台受理,一条线处理,第一时间解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打造巴马‘放心游’服务机制,稳步推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巴马县文旅局局长黄燕飞说。

开拓奋进

巴马以法护航,以治当先,在这个全国少有的康养之地打造了一个基层社会治理的样板。而巴马法治政府建设的力度和深度,还不止于此。

优化营商环境是巴马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一环。政府全面优化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招商管商。早在2013年,巴马就开始与到县里投资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对进入巴马投资的企业依法进行管理和服务,做到一套领导班子、一个服务团队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杜绝企业发展没人管、没人理的情况,巴马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近年来,进入巴马投资的企业积极性明显提高,巴马先后和区内外6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项目合作达到120多个,对推动巴马县域经济的发展、经济质量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对于重大项目,县里成立专门团队,从项目导入到公司成立,再到项目落地拆迁,全程跟踪服务。16年来,巴马每年征地超过1万亩,征地拆迁量占整个河池市的60%左右,储备土地3.5万亩,全部实现和谐征拆,为巴马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巴马县司法局局长黄鹏说,这些年巴马的变化,是从一个落后地区到与法治政府先进理念的全面接轨,巴马法治政府建设,守正创新,蹄疾步稳,要为巴马成为新时代健康中国的领跑者保驾护航。

如今的巴马,不仅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还有多点位全面发展的格局和雄心。在巴马镇拉加屯,巴马基金数字小镇项目的建设如火如荼,太平洋建设、碧桂园、中国二十冶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进驻。以法治护航,巴马县立足自身长寿和生态资源禀赋,积极抢占“在大数据和5G技术支撑下的大健康产业”战略高地,披荆斩棘展风采,宏图大展再出发。

记者手记

巴马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世界长寿之乡”品牌人尽皆知,在全力发展康养产业的背后,是一个奉法守法、高效运转、敢做善成的法治政府。采访中,巴马县委副书记、县长蓝海洲对法治政府建设娓娓道来,他说,“越是贫困地区越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越是贫困地区越要走开放发展之路”。记者感受到的,不只巴马生态产业体系开放发展,巴马的法治政府建设也高位推动,敢为人先。巴马打造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健康产业,背后支撑的,是稳扎稳打的法治建设。法治,已成为巴马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