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全国人大代表王涛:建议在戒毒场所设置“总防疫师”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发布时间:2021-03-09 16:59
分享到 打印

民主与法制网记者  张晓娜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政治处主任王涛建议,在戒毒场所参照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模式建立“总防疫师”制度,设置“总防疫师”岗位。他认为,通过此制度可以切实发挥监管医疗和医学类专业人才的作用,提升监管医疗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度,挖掘场所在疫情防控中的内在潜力和内生力量,构建“专业、系统、长效”的防控格局。

1615280467185072211.jpg

全国人大代表王涛。受访者供图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人员总数较多、学习生活环境较为封闭,且存在大量患有各种基础疾病的戒毒人员,若发生所内疫情,后果不堪设想。王涛表示,目前,戒毒场所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疫情防控中也存在对疫情防控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理解不够深入、疫情防控相关部门的衔接配合不够紧密、戒毒场所疫情防控缺乏长远整体规划等问题和短板。如“听口令做动作的多,自主思考研究的少”“行政指挥的多,医学专业指导的少”“各部门独立开展工作多,对内对外衔接配合的少”“缺乏长期性系统性的防疫规划”等,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疫情防控的潜在隐患,给场所的安全稳定增添不确定因素。

为此,王涛建议在戒毒场所设置“总防疫师”。首先,明确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其职能发挥。建议参照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模式建立“总防疫师”制度,依法依规赋予其岗位任务职责,保证其“职、责、权”,让“场所工作经验丰富、医学知识背景扎实、领导能力突出”的领导干部担任疫情防控的专业技术指导,对内参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和科学处置,对外开展联防联控协作,提升疫情决策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避免因过度防疫、决策不科学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

其次,建设防疫专业团队,统筹发挥场所疫情防控专业力量。建议在戒毒场所领导及疫情防控专班的指导下,由总防疫师统筹负责建立场所疫情防控(不单单指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专业、专职团队。一是专业团队的人员要具备医学、疾控、检验检疫相关知识背景。二是总防疫师及防疫团队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任务和相应的权力。三是团队要深化与地方卫生、疾控部门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最后,着眼常态化防疫工作,构建戒毒场所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建议总防疫师及其团队负责研究制定科学、专业、精准、符合场所实际的长效防疫制度,并从专业角度协助场所党委促使防疫措施的落地落实,指导相关部门的加强衔接配合,助力巩固“全所防疫一盘棋”的局面。此外,总防疫师应从宏观上研究防疫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和防疫物资的储备使用,充分发挥“专业参谋”的作用。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