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从“云端法援”到“上门服务”,从“点援制”到“援调对接”。在安徽宣城,法律援助正以“隐形盾牌”的姿态,默默守护着贫弱群体的合法权益。
2025年,宣城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这些数字背后,是宣城市法律援助中心将法律服务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脉络的生动实践,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心灵。
宣城市司法局联合宣州区司法局开展“法援护成长 法治伴童行”活动
云服务+心守护 实现零距离惠民
创新构建“立体化”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打造全时空、多维度的法治保障体系。在数字化服务方面,依托“皖事通”小程序、政务服务网等平台,精心打造“云端法援”服务体系,开通“微信援”“网上办”等七大便捷通道,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高效法律服务。线下服务阵地实现全域覆盖,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律师咨询专窗,239个基层工作站和544个村居联络点构建起“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对特殊群体实行“预约上门”服务,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郎溪县司法局开展“法援护苗”主题宣传活动
普惠服务落地生根,精准施策同步发力。宣城市法律援助中心以创新机制推动服务升级:“点援制”如精准的法律服务“点餐系统”,受援人可按专业特长“下单”律师,100%的满意率印证着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态度;“援调对接”机制则像一架高效运转的协作齿轮,将人民调解、劳动仲裁等部门拧成一股绳,为农民工欠薪等纠纷按下“加速键”。更值得称道的是“法律援助+”生态体系——当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资源汇聚,群众便拥有了多元解纷路径。微信公众号“宣城法治”的“以案释法”专栏用婚姻家庭、劳动维权等生活案例生动普法;窗口律师的“面对面普法”让民法典等法规理念深入人心。
质量铸盾+服务传温 擦亮法援金招牌
在创新服务机制的同时,宣城市法律援助中心始终紧握质量生命线,构建全流程监管体系。
事前制定的办案指引确保每个程序严丝合缝;事中监管通过庭审旁听、受援人回访等方式,实时追踪案件的“生长轨迹”;事后评查由专业团队为结案卷宗“把脉问诊”,将质量评查结果与办案补贴挂钩。除此之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达到“应援优援”。正是对质量的不懈追求,让宣城法援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宣城市法律援助中心及各县(市、区)法律援助窗口屡获政务服务“红旗窗口”殊荣,市法律援助中心四年蝉联这一称号,工作人员多次获“最美笑脸”星级服务标兵等荣誉。2025年,宣城市法律援助中心一则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案例成功入选宣城市“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这些荣誉如繁星点缀,映照着宣城法援在规范服务、提质增效路上的扎实步履。
站在新的节点,宣城法援正在勾勒一幅更温暖的法治图景:以“法援惠民生”为主线,为农民工、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铺设维权“绿色通道”;以“个人诚信承诺制”“马上办”等制度为基调,让便民服务更有质感;以239个基层站点为桥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与公检法机关携手,为刑事辩护全覆盖改革添砖加瓦。
全市法律援助工作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温暖人心。从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到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典型案例,宣城市法律援助中心用专业服务传递法治温度。通过持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宣城法律援助工作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切实推动“法治为民”理念落地生根,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