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高效优质法律援助守护“银发族”

来源:北京东城 发布时间:2025-02-19 10:34
分享到 打印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法律援助,解决了我的大难题!”94岁高龄老人孟女士激动地说。

  2024年5月,因与女儿的钱款保管合同引发纠纷,北京市东城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到了孟女士的法律援助申请。本着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全面法律援助服务的宗旨,中心为老人启动了“绿色通道”服务,申请当天即指派北京市天济律师事务所律师上门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经过多次走访老人、积极与法院沟通协调,法律援助律师在了解问题来龙去脉和案件事实后,确定了争议性质和起诉案由,向老人释明法律关系、诉讼权利和义务等,获得老人充分信任,并向法院提起诉讼,准确提出代理意见。经过律师严谨高效工作,最终法院支持了老人的全部诉求。

  孟女士的经历,是东城区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的缩影。2024年,东城区司法局完成“为本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代写法律文书,对本区80岁以上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免审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实行全面的法律援助服务”的任务。

  东城区法律援助中心按照区司法局统一部署,充分利用区司法局构建的涵盖区法律援助中心、17个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和162个社区法律援助工作室,以及在检察院、看守所、行政复议中心、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地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站点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扎实做好法律援助中心前台、各服务站点和“12348”热线法律咨询工作,开辟老人、残疾人来访者“绿色通道”,为为老助残法律服务提供坚实的平台保障。

  为孟女士提供法律援助的北京市天济律师事务所,是东城区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服务机构中的“老队员”。

  “我们充分发挥优势,在工作中‘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通过对案件的全面分析和证据的准备,发表准确严谨的代理意见,尽最大努力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北京市天济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邹鑫说。

  2024年,东城区加强法律援助律师力量保障,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服务机构数量由原来的35家扩充到60家。同时,依托区律师协会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不断扩充法律援助律师队伍。

  优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举措,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依法最大化扩充高龄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群体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充分整合律师、公证、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职能,以“走基层”下社区、开展法治汇演等形式,为老年人和残疾人群体提供全面的公共法律服务,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取得实效。

  据统计,2024年,东城区共为本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代写法律文书130余次,为本区80岁以上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件,其中,高龄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1件,重度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24件。

  “援助律师耐心听取我的诉求,仅了解案情就来我家5次。我耳朵不好,律师便帮助我与法官沟通,每次都是反复耐心向我确认诉求,再把我的诉求转告法官。法律援助不仅帮我要回了钱款,更是解决了困扰我的一大心病,切实维护了我的合法权益。”——受援人、建国门街道居民 孟女士

  “2025年,东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将持续通过‘绿色通道’等便民举措,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坚持法律援助‘向前一步’,切实为本区高龄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进一步畅通法律援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东城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祝公祺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