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2022年1月1日,法律援助法正式施行,为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2022年,江西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着眼于“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应援快援”的工作目标,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创新服务形式,延伸法律援助服务,为困难群体提供便民、高效、贴心的法律服务。
据最新统计,2022年,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1万余件,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4.58亿余元,惠及群众近7万人次,提供法律咨询100万余人次,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增强了群众法治获得感。
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法律援助法
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开展法律援助法宣传活动
“载亲戚返回县城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要不要赔偿呢?”在泰和县螺溪镇集市“幸福茶馆”,一场主题为“法援惠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的法治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参加。
2022年9月29日,南昌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来到江西省赣江监狱,开展服刑人员专项法律援助活动,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以上是全省大力开展法律援助法学习宣传活动的缩影。
法律援助法施行后,江西省司法厅召开全省学习贯彻法律援助法工作会议,部署开展“法律援助法学习宣传月”活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会议、培训、研讨、讲座、知识竞答等形式,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
与此同时,各地统筹开展网上网下宣传活动,推动法律援助法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进军营等,努力营造“学法援、知法援、用法援”的浓厚氛围,推动法律援助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据统计,2022年,全省举办专项法律援助宣传活动307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30万余份,覆盖群众380万余人。
此外,2022年,全省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七大系列品牌活动,将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全部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审判阶段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实现法律援助通知辩护全覆盖。
推行法律援助“全省通办”
“您的交通肇事案原本由新余市渝水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现在可通过‘全省通办’机制帮您直接受理。”这是万载县法律援助中心与新余市渝水区法律援助中心异地协作,成功办理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
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江西大胆探索“自选动作”,在全域推行法律援助“全省通办”“帮办”服务,打破法律援助申请地域限制,实现法律援助“就近申请、远程流转、属地办理”。
2022年,全省通过“全省通办”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51件,采用告知承诺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794件。
此外,江西省司法厅还联合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创设“监察+仲裁+工会+法援”劳动者维权联动对接机制,助力劳动者维权。赣州、宜春、吉安探索推行“点援制”“轮派制”等多元指派方式,让群众获得及时有效满意的法律援助服务。
群众可就近就地申请法律援助
受援人向吉安市法律援助中心赠送锦旗
为了打通法律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江西省不断升级乡村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2022年-2024年),实施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推动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一体规划、一体建设、资源共享。全省依托乡镇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458个,“12348”热线提供“7×24小时”实时在线接听服务,配置“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等远程智能法律服务终端2200余台。与此同时,全面下放法律援助初审权,群众不出乡镇就可申请法律援助。
重点保障农民工和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农村“老幼妇残”、贫困户等“三类”服务对象及时获得法律援助,为“三类”服务对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万余件,其中,为农民工办理1.1万余件,为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办理561件,为“老幼妇残”办理43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