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四化”工作法助力农民工解“薪”愁

来源:威海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01-18 09:54
分享到 打印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兜底性、普惠性、保障性作用,助力农民工追讨工资报酬,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深化品牌建设 让法援申请“零障碍”

  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于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的农民工,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三优服务”,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审查、当天指派承办人;充分发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在普及法律知识和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每天安排执业律师解答群众来电咨询。农民工遇到欠薪、工伤、劳动合同纠纷等法律问题时,一个电话就可以获得专业的法律指导,解决法律困扰;积极拓宽法律援助服务渠道,在“法治威海”“威海市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号设置法律援助在线申请入口,为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提供便捷服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的作用,方便农民工就近获得法律援助服务。2022年以来,全市共为1098名农民工讨薪提供了法律援助,涉及金额2180余万元。

细化宣传引导  让依法维权“零盲区”

  线上利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载体,走进“谁执法谁普法”机关普法进行时等栏目,解答法律咨询,以案释法宣传法律援助典型案例,让更多农民工了解法律援助,提升法律援助在社会上的关注度;线下以工程建设领域、涉渔涉海领域、村镇集体用工领域和其他欠薪易发多发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为重点,在全市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行动,通过法律咨询、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深入企业、项目工地、劳务市场等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场所,大力宣传法律援助法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劳动用工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企业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自觉性,增强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的意识,营造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的良好舆论环境。2022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宣传活动37次,有效扩大了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

强化协作互动  让部门联动“零距离”

  加强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等部门的沟通与衔接,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电话列入农民工欠薪维权电话导图,为农民工维权提供“菜单式”服务,方便农民工便捷高效获得法律援助服务。环翠区实行“援、律、访、调”联动机制,强化与信访、人社、住建、工会等部门联动,对于农民工讨薪案件,参与重大案件碰头会提供法律建议,主动组织职能部门、开发商、总包及分包单位等召开调解会议,分析法律责任,及时有效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工作衔接,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监督的职能作用,通过检察机关强化对民事案件的证据收集,更加有效地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

优化服务水平  让案件质量“零差评”

  严把案件承办人员关口,指派政治素质高、职业道德好、擅长办理劳动争议的优秀律师办理涉及农民工的重大疑难案件,确保案件办理质量,增强农民工法律援助获得感;全面推行法律援助标准化便民服务,综合运用庭审旁听、回访受援人、征求办案机关意见、质量评查等措施,加强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充分发挥案件质量评估的问题导向作用,定期组织质量评估专家律师对所有待发补贴案卷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差别化发放补贴、承办人员调整的重要依据,对评分不合格的律师,不再指派法律援助案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