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法律援助解决了60名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

来源:安徽法援 发布时间:2022-04-26 17:02
分享到 打印

  “我们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仲裁申请材料整理出来了,而前两天都在复印档案、卷宗,加班到很晚……”隔着电波,隔着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在电话中仍然能感受到“1+1”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宋海燕滚烫的法援情怀。

  让宋海燕不分昼夜忙活的这起案件很棘手。宋海燕是安徽省报名参加“1+1”法律援助志愿行动的律师,服务地是海南省三亚市司法局。2021年9月,一起涉及到60名下岗职工安置的案件摆到了宋海燕和同事们的案头,翻开那一页页资料,大家不禁皱起了眉头。

   三亚市乡镇企业热作总公司、三亚市热作产品供销公司、三亚市乡镇企业建筑材料公司是原三亚市乡镇企业局下属全民所有制企业。上世纪90年代末,因企业经营不善,无法保障职工工资和基本生活费用,职工下岗后,企业一直拖欠应为职工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导致一些职工已过退休年龄却无法领取养老金。

  2002年、2011年、2018年,企业曾先后3次启动改革,但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期间,三亚市乡镇企业局并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60名职工安置问题遗留至今。

  此案由信访渠道导入法治救济途径,三亚市司法局接到诉求后,组建了由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牵头负责的专项工作小组,宋海燕以及当地律师团队积极参与,全面投入到这项艰巨繁重的任务当中。但由于该案中的职工安置问题间隔时间长,一些关键材料缺失,加之职工补缴社保的政策更迭等原因,在事实确认、法律适用上存在大量“堵点”“难点”,困难远超预期。

  面对困难,专项工作小组没有“打退堂鼓”,一方面建立微信群,时刻与受援人保持密切联系,精准把握受援人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迅速开展调查取证、制作劳动仲裁申请书和证据目录、组织证据、确认劳动关系时间线索。同时,采取逐个查阅档案、逐个访谈的方法,反复斟酌每一个法律难点和法律意见,认真分析事实确认和法律适用。

  工作量之大,从一份三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庭审笔录就能看出一二。这份庭审笔录共有26页,其中仅是罗列申请人提交的证据目录的内容,就占了十多页。不过,正所谓“舍得下笨功夫的人才能成功”,在宋海燕等律师持之不懈的努力下,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

  2021年10月中旬,裁决结果支持了大部分受援人的请求。12月初,职工安置的所有工作顺利完成,除已办理退休职工外,总计为25名职工补缴社保费用,为22名职工发放经济补偿金、应发生活费,一次性养老、社保费差额、退还职工个人垫付单位应缴纳社保等费用,退还3名职工集资建房款,共计430多万元。

  “真没想到能在年前拿到这笔钱,非常感谢你们……”

  2021年12月13日,10余名职工代表将写着“扬公平正义 助弱者维权”的锦旗,送到三亚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的手中,感谢法律援助帮助他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安置问题。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