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提升法律援助“四力” 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来源:江西司法行政 发布时间:2023-10-27 18:47
分享到 打印

  近年来,江西省司法行政系统和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在提升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力、创新力、供给力、公信力等“四力”上出实招、下功夫,全面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切实提升法律援助保障力

  健全机构网络:加强机构建设,实现县级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全覆盖,全省应建立法律援助机构112个,实际建立112个。在司法所以及公检法、工青妇老残、信访、人社、高校、监所、部队、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设置257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2万余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加快推动特殊教育学校站点建设,并以开展工作站品牌建设活动为载体推动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畅通网上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实现受理转办、审查指派、审核归档、补贴发放、查询统计等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

  加强队伍建设:以修改《江西省法律援助条例》为契机,推动县级以上法律援助机构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坚持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导向,通过招录、调剂、轮岗等方式加强资源整合,有力地保持了法律援助机构工作队伍稳定。以设区市为单位建立律师资源统筹调配机制,统筹600余名律师和30家律师事务所组建省级法律援助资源库;鼓励优秀律师事务所到欠发达地区设立分所,2022年以来共设立分所24家,缓解了基层法律援助办案力量不足问题。

  管好用活经费:法律援助经费100%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设立专门账户,推动县市加强同级财政保障,2018年以来全省法律援助经费保障逐年增长;组织开展全省法律援助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第三方评估工作,督查各地法律援助资金使用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案件办理“四登记”制度。

切实提升法律援助创新力

  打造特色品牌:深入开展“有法帮你”法律援助服务实践,将“依法找法,帮你想办法;用法靠法,帮你有办法”理念深植于法律援助工作之中,使群众遇到困难问题能够找法“有门”、靠法“有路”。常态化开展“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动,针对农民、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老年人、农民工等七类不同群体需求,量身定制服务,精准满足需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法治获得感。

  创新服务举措:2022年,在全省区域推行法律援助“全省通办”“帮办”服务,实现法律援助“就近申请、远程流转、属地办理”,真正让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累计提供“通办”“帮办”服务1100余件;联合省人社厅、省总工会,首创“监察+仲裁+工会+法援”劳动者维权联动对接机制,整合部门资源,助力劳动者依法合理维权,通过联动机制办理案件1000余件。

  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持续推进法律援助服务“减证便民”,主动与省民政厅、省残联建立低收入、重度残疾人数据对接共享机制,实现低收入人群、重度残疾人法律援助“免证申请”。2023年,与民政厅联合开展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状况核对与信息共享工作,通过信息共享核查申请人经济困难状况,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有效解决核查难题。

切实提升法律援助供给力

  扩大法律援助制度惠及面:以《江西省法律援助条例》修正为契机,加强部门沟通,推动将全省经济困难标准调整至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情形,依法将婚姻家庭、就业、医疗等与百姓民生福祉紧密相连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2023年9月27日,《江西省法律援助条例》经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修正出台。

  凝聚法律援助工作大合力:依托省委政法委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推动实现与公检法之间的跨部门通知案件线上协同办理;依托省级刑事司法工作联席会议,联合公检法国安在刑事辩护全覆盖、认罪认罚案件办理、刑事国家赔偿工作、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方面建立衔接配合机制。在赣州、宜春两市开展了审查起诉阶段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加强法律援助与公证、司法鉴定衔接,制定司法鉴定、公证法律援助办法,建立18家妇女儿童司法鉴定援助中心全面覆盖11个设区市,累计提供司法鉴定、公证援助1700余件、减免费用120余万元。

  整合法律援助社会力量: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联合省文明办印发《江西省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实施办法》,明确法律援助机构支付志愿者提供法律援助产生的直接费用。各地积极开展实践,招募高校法律援助志愿者到法律援助中心开展实践实习,组建手语、盲文教师残疾人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有效整合公职身份律师资源,推动宜春市袁州区、靖安县以政府办名义发文明确公职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领取直接费用的标准,着力解决法律援助供给侧力量不足问题。

切实提升法律援助公信力

  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通过行政评查、同行评估、案件回访、庭审旁听等方式,实现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全流程监管,促进法律援助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邀请全国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和抽调全省法律援助机构管理人员,组成4个评查小组,先后深入11个设区市和18个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对2022年结案归档的1727件法律援助案件交叉评查,并强化评查结果利用。

  推进类案专业化办理:各地普遍根据律师的专业特长以及执业经历等,组建了不同类别的专业服务团,根据案件的性质和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指派相应专业服务团的成员办理。如南昌市专门组建法律援助重大疑难案件专家组,重点办理重大疑难法律援助案件,确保此类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质量。

  提升案件质量管理能力:常态化抓好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全省法律援助管理人员培训,将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纳入培训重点内容,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组织专家实地指导29个市县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开展法律援助优秀案件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案件及时予以通报并在全省推广,发挥典型案例示范作用。鼓励引导案件承办人员撰写典型案例,积极参与司法部法律援助案例库的遴选。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