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2019年1月,王女士通过网络平台与江苏无锡市某家政公司签订协议,成为一名家政服务员。后在为公司介绍的客户提供家政服务时不慎受伤。在申请工伤过程中,公司以双方签订的是中介服务协议而非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双方发生争议。
2021年4月,王女士来到无锡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法律援助人员按照相关便民规定,及时审批了王女士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并指派两名法律援助律师办理本此案。法律援助律师凭借扎实的专业服务能力,对涉案协议内容和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判断,多次与王女士会面、沟通案情,后从检索的30多份判决书中,选取21份整理成附件并与本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形成关联案例判决书附件及检索报告,提交法院。最终,法院判决王女士与家政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我以前不了解,心想请律师哪有不要钱的,没想到法律援助真的很好,帮我解决了很大的困难,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2021年9月,王女士向无锡市法律援助中心送来锦旗。
拿到判决书后,王女士就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案提起仲裁与诉讼,并于2023年2月再次向无锡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因王女士与公司纠纷涉诉较久,心理压力较大,情绪波动频繁,法律援助律师与其多次谈话并进行心理疏导。仔细梳理案情后,法律援助律师就争议焦点与王女士积极沟通,鼓励指导王女士补充完善证据。经过两次开庭,最终不仅为王女士争取到医疗费,还帮助其拿到停工留薪期工资。
2023年5月,无锡市法律援助中心收到王女士送来的第二面锦旗。
近年来,无锡市法律援助中心以“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动为抓手,坚持把保障民生和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扎实推进法律援助各项工作。
法律援助便民化: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大力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容缺受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三位一体服务机制。推动“互联网+法律援助”提档升级,以“智慧法务·公共法律服务电子地图”为依托,实现全市法律援助机构一图涵盖、一键导航、一号咨询,打造从“家门口”到“指尖上”的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服务专业化:依据律师工作经验与专业特长,建立法律援助名优律师库、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律师库,综合评估律师工作情况与受援人满意度,实现两年一次的动态调整,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硬、责任意识强的专业律师团队。组织成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专家委员会,遴选具有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经历和10年以上相关领域法律实务经验的律师,以独立身份参加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实现案件办理、质量监管专业化一体推进。
工作管理规范化:强化“点援制”工作机制,通过“梯队分类、名单公示、群众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律师办案特长与办案质量,优选专业律师参与案件办理,做到遇到问题及时疏导、遇到纠纷妥善解决。持续优化案件质量监管制度,对在办案件进行案卷检查、庭审旁听,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对办结案件随机抽、专家评、分等次、常总结,精选优秀案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