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真心感谢你们,让我可以在这场官司中胜诉,让我们这些贫穷的老百姓看到希望,看到国家对我们的关心和关爱。”2021年10月11日上午,受援人孙某将一面印有“主持公道 倾情维权”的锦旗送到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法律援助中心。这样的情景,在湖南省各级法律援助中心时常出现。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湖南省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贯穿于教育整顿过程之中,积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让法律援助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满意度和获得感。截至10月25日,湖南省已完成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53692件。
广泛宣传 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
娄底市“法润三湘”法律援助进校园活动现场
“如果我遭遇了校园欺凌,别人打我,我可以还手吗?这是合法的吗?”在娄底市司法局联合娄底市教育局开展的“法润三湘”法律援助进校园活动现场,学生们积极互动,相继提出心中疑惑。“法润三湘”法律服务志愿者律师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师生们讲解了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并现场赠送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手册》《湖南省法律援助条例》等普法读本,鼓励同学们勇敢对校园欺凌说“不”,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场师生纷纷表示对于法律援助有了更深切的认知,法律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长沙市“送法下乡”法治宣传活动现场
在长沙市司法局联合浏阳市司法局、沙市镇司法所开展的送法下乡法治宣传活动中,村民刘阿姨表示:“今天来这边,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还对如何维权有了明确的方向。以后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再也不用有苦往肚子里咽了。”
针对部分群众还不太熟知法律援助是什么,申请法律援助应符合哪些条件以及法律援助申请流程等问题,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让更多群众知晓和了解法律援助政策。如组织志愿律师前往中小学为学生上普法教育课;组织“法润三湘”志愿者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联合市县两级法律援助中心到乡镇普法,将法律援助相关知识送进村、送入户……一系列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使得人民群众深入了解了法律援助这一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并学会通过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建制提质 以群众满意为宗旨
“您好,我们今天上门回访,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在您追索劳动报酬的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中,代理律师是否收取了财物?您对代理律师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对案件办理结果是否满意?”4月15日,郴州市宜章县法律援助中心来到村民姚某家,对2020年办结的姚某追索劳动报酬一案进行上门回访。
群众满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终极目标,而这样的案件质量回访活动,正是检验群众是否满意的“试金石”。它进一步强化了对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的监督,增强了承办律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为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湖南省在案件指派、办案归档、活动宣传、律师管理等方面广泛征集意见,修订《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办案律师管理办法》,优化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重大事项报告、办案质量通报等制度。此外,结合《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全国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服务规范》要求,编写了《湖南省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操作指引》,在案件受理、审查、指派、承办、结案归档、补贴发放等各个流程中,执行标准化法律援助程序,完善法律援助案件承办环节工作制度,规范承办人办案行为,确保其尽职尽责。
贴心服务 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遭遇不幸的困难群体“撑腰”,是法律援助的使命和责任。
永州市道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指引群众填写资料
卢某是甘肃省人,在永州市道县务工期间,被雇主拖欠工资5万余元,无奈之下,他通过电话向道县法律援助中心提出法律援助申请。道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审查完毕卢某邮寄来的资料后,当天便决定予以援助。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卢某很快顺利拿到了雇主拖欠的工资。
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上海工作站揭牌仪式现场
一直以来,湖南省深入推进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工作,曾出台多项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便民措施,为异地在湘务工人员提供暖心服务。2021年的7月16日,又在省外设立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上海工作站,将法律援助送到老乡身边,为湘籍在外务工人员撑起法律“保护伞”。
为了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低收入群体,湖南省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由低保标准的2倍调整至3倍,为重点服务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接待、受理、指派。同时,精简法律援助受理环节,对符合受案范围且材料齐全的申请案件,实行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指派“三当日”制度。
2021年,湖南省还大力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申请人只需签署《法律援助申请人承诺书》,即可在不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情况下获得法律援助,大大节约群众的时间和经济成本。